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史志年鉴 > 历史人文

国家图书馆的厚重与时尚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5日

    位于紫竹院公园旁的国家图书馆,是广为人知的国家总书库,也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并于2021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当中。国家图书馆从1909年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国家图书馆曾几度搬迁,几经更名,从清末的京师图书馆,到民国时期的北平图书馆,到解放后的北京图书馆,再到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每一次位置迁移、名称更迭的背后都烙印着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变的是一座图书馆对保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信念和追求。

  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奏请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传承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于1909年在什刹海边鸦儿胡同的广化寺内成立京师图书馆,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前身。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北海的西侧修建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津楼”,即如今国家图书馆的分馆。但文津楼受制于初期以藏为主的办馆理念,并未考虑阅览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履行传扬我国民族文化的职能,建立一座新馆的任务刻不容缓。1973年,国务院批准兴建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经多方协商,于1987年在紫竹院公园东侧落成了一期馆舍,并于1999年命名为国家图书馆。2008年,又在国家图书馆一期北侧落成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

  厚重与传统的古典建筑范式

  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馆舍建筑形式淡雅庄重,是上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之首,由13个单体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14万,可容藏书2000万册,拥有3000个阅览座位。在建筑设计方面,方案采用对称严谨、高低错落、馆园结合的布局,使建筑群协调统一。在内部空间上,采用低层阅览室环绕高塔型书库的布局,使藏书更接近读者。屋顶形式没有沿袭明、清时代的大屋顶、而挖掘汉魏时期简洁、平直的汉厥形式加以改革,以适应现代砼结构施工方法,同时屋顶采用孔雀蓝琉璃瓦顶和挑檐,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特色。淡雅明朗的主饰面材料配以古铜色门窗和茶色玻璃,既融入周边环境,又彰显现代图书馆古朴大方的书院特色。在院落规划上,方案一方面保留东南角两棵400年银杏以体现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又用中国庭院水池、叠台、花木、瘦石等基本表现手法再现自然,突出“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环境主题,富有中国民族及文化传统的特色。

  时尚与科技的现代建筑风尚

  2009年国家图书馆二期馆舍在一期预留地上建成并正式开馆,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整个外观造型犹如一本巨大的“书”,水平伸展的体态和简约风格给人现代、通透之感。二期馆舍建筑面积8万,主楼高27米,地下3层,地上5层。从水平方向看,整个建筑呈“回”字形。并将设计的核心放在内部的“口”字上。建筑内部采取天井式的构造,可以大面积采用日光,外墙及顶棚全部采用玻璃幕墙设计,阅览室可以利用从玻璃顶棚和30多个采光窗射进的光线采光,极大地节约了照明用电,可使照明度比老馆提升50%以上。数字图书馆是二期馆舍的一大“亮点”,宽阔的空间、现代化设计、丰富的藏书、高科技设备体现了数字图书馆建筑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这座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基地。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与其南侧的一期传统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彰显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图书馆不仅仅是书籍文献的典藏场所,它所承载的有时候也是历史的见证,是古老的传承,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它也表达了修建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文化韵味。在一百多年的岁月时空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包含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转变。

  

  

  (本文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史志办李东琪整理提供)

  

  

【大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