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史志年鉴 > 历史人文

金鱼池——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龙须沟》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曲新中国的颂歌。老舍先生因此作品荣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正是大家所熟知的金鱼池。它的变化,见证着老北京穷苦百姓生活的变迁。

      据记载,龙须沟源自虎坊桥,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复南折至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最晚在明代就出现了,当时没有河名。清光绪年间以前,龙须沟水还是清澈的。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干枯导致河道淤成陆地。随后,红桥下游的水成了死水,在清《宣统北京城图》上,此河道标为“龙须沟”。进入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沟。当时,全国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多聚居于此,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对金鱼池地区进行了“河道整治”“平房上楼”“简易楼危改”三次大规模的改造,形成了如今的金鱼池小区。

     1950年2月,北京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修建龙须沟下水道工程。龙须沟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1950年5-7月,重点是将天坛大街至天坛北坛的明沟改为暗沟;第二期是1950年10-11月,重点是将红桥至太阳宫的明沟改为暗沟。工程进行中,有关部门克服了地下水水位过高、雨水太多、土质太坏、街道很窄、两旁房屋不坚固以及施工技术上的很多困难,1950年7月底基本上解决了龙须沟地区的积水问题。几个月后,龙须沟铺设了下水管线,沟上铺了柏油路,马路两边树起了路灯,这一带的居民从此用上了电灯、自来水。

  u=1154091105,4034509037&fm=26&gp=0

      龙须沟换了模样,1951年龙须沟北侧的金鱼池被整治一新,成为风景区。1952年,市卫生工程局等单位对龙须沟下游常年积水的洼地、苇塘进行了整治,依势修成了龙潭湖公园。

      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湖中泉水枯竭,加上急需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问题,1965年金鱼池地区迎来了第二次大规模改建,填平的湖面上陆续建起了五十多栋简易居民楼,形成了今天的金鱼池东、中、西街。当地百姓第一次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楼房。

      经过30多年使用后,简易楼成为严重破损的危房,随着市政府“房改带危改”政策试点项目的展开,本世纪初金鱼池地区迎来了第三次大规模改建——成为北京市首批以成片简易楼为危改对象的重点工程,涉及的居民经济条件差、户数多、人口密度大,可规划用地面积小,且因“天坛”限高严格,是“三区五片”试点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片。2001年4月18日,金鱼池危改工程启动,拆除了危旧楼58栋,拆迁居民3055户,仅用一年时间就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型小区。2002年4月18日,首批居民回迁,住进了他们几辈人梦想的新房子。  

  u=1223096244,1629088148&fm=26&gp=0

     现在的金鱼池小区采用北京传统住宅的院落格局,形成了半围合式院落组合,周边还以龙须沟的变迁为主题,修建了许多老北京百姓生活的雕塑。社区内建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门楼,配有电子大屏幕,科普智能岛,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社区文化长廊,社区卫生站,社区气象站,社区健身园,科普橱窗和航天神六模型,以及数字家园等设施设备。其中政府投资重点打造的千米地下活动中心不仅为社区居民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而且陈列了《金鱼池变迁史图片展》,记录了金鱼池三次改造成果。2011年3月,被命名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文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史志办公室杜潇整理提供)

【大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