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史志年鉴 > 历史人文

小后仓胡同改建中的“别具匠心”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城市更新改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其中,旧城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旧城往往是城市风貌景观、社会生活、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造旧城既是对老旧小区的再创造,也是城市更新中体现古都风貌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旧城改造工作在建国初期就提到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日程中,并在实际建设中有所贯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改造著名的“龙须沟”,到后来又进一步改造了菊儿胡同、小后仓地区,都是很好的例证。

  小后仓胡同是北京临近西直门城根的一条老胡同。早年这里是“后仓”,是粗物件的仓储之地。住宅都是简易平房,大部分为危房,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群众对改变现状的要求极为迫切。

  小后仓胡同的改造,主要有两个“别具匠心”的点。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树木。绿地不足,是小后仓规划的缺陷,为了保护珍贵的绿色,尽可能保留原本生产在这里的树。每一棵树都被谨慎对待,尤其是一些古树。由于原本的树位置极不规律,东一株,西一株,在规划建筑物的位置时,凡是知道确切位置的树,都尽量规避。每栋楼放线后,若发现与树有矛盾,立即修改设计,甚至有时进行方案性修改。在施工时,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吊车在轨道上常常要进或退到足够的距离再转臂,转过来以后再倒退或前进就位。尽最大可能保证树冠不受损伤。

  图1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居住风貌。在改造旧区危房时如何保持、继承“北京味儿”,为老北京的居住者们创造一个熟悉的受欢迎的居住环境?由于北京传统的卷棚屋顶的曲线渗透着北京人特有的朴素和醇厚的“京味儿”,在小后仓胡同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北京民宅惯用的坡屋顶的曲率,用心地勾画了北京老城住宅所特有的山墙轮廓和屋顶曲线;采用了具有北京特色的灰墙、红窗、红栏杆,深灰的屋顶,浅灰的墙,酱红的窗棂,各色的院门,实现颜色的传承。为体现该地段原有的生活模式、邻里感情、环境情趣等更深沉的风貌,也尽可能地保留了“胡同”和“院子”。规划中原有区内道路的走向尽量不做大的变动。沿胡同两侧用矮围墙,沿主要胡同的1号楼及5号楼的南面设计成二层退台式,使胡同保持了原有的天际线。为弥补居民从“大杂院”迁入单元式住宅而失去的邻里交往环境,特别是适应退休老人和孩子活动的需要,在设计中把每一座楼梯所联系的住户组织在一个院子里,在停放自行车、户外公共卫生、安全及院内绿化等方面,为各户之间合作和交往提供条件。

  如果说对龙须沟的改造是为了将赤贫的市民从贫民窟中解救出来,那么上世纪80年代,对旧城区内危旧房的改造就不仅仅是解决“有”与“无”的问题,还注重了居住水平的提升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小后仓胡同就是这样的一次重要尝试。

                                                                              (本文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史志办公室杜潇整理提供)

【大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