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地人员密集,来源多地。人员安全怎么保证?工地疫情怎么防控?防疫措施怎么落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指导施工企业重点在“选、送、管、用”四个环节狠抓落实。
一、用工源头怎么选?
制定计划。在符合北京市复工条件的前提下,复工前,用工企业制定详细的用工计划,包括返京时间、工程量、用工人数、来源地等内容。
远端筛查。招录劳务人员时,在当地提前进行不少于14天体温监测,填写个人健康信息,用工企业每天调度拟返场劳务人员健康情况,准确掌握劳务人员的家庭居住地和健康情况。
用工“三不准”。不准私招乱雇使用零散工和无健康信息的劳务人员;不准在项目之间无组织调配使用劳务人员,最大限度减少施工项目之间人员流动;不准使用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需要隔离观察的劳务人员。
二、民工返岗怎么送?
“点对点”组织运送劳务人员返京。
周密计划。用工企业制定详细的运送计划,包括出发地、人员数量、花名册、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做好劳务人员运输途中的防疫和生活保障工作。
途中管控。用工企业采取专车或包车的方式“点对点”运送劳务人员,并指定专人负责交通工具消毒、通风及定时测量体温等防护工作,确保输送途中全封闭。
铁路输送。对于路途较远,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可采用铁路方式运送,用工企业需指派专人负责相关地区劳务人员的集中管理和输送,在集中运送起点和终点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查,运送过程中必须全程佩戴防护用品并坚持封闭式管理。
专用通道。如有出行困难需要协调的,在上级政策范围内,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协调相关部门开辟专用通道。
三、施工现场怎么管?
(一)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全封闭管理
实行分区分时封闭管理。人员入场后按批次、地区分开居住,楼与楼、楼层与楼层、房间与房间之间相对独立,减少人员交叉流动。所有新进场的返京劳务人员,在施工现场、生活区集中观察14天。
合理安排施工标段和工序倒接。将同一来源地同宿舍的工人安排在同一标段作业,上一标段、相邻标段和工序施工结束人员全部撤场后,方可安排下一标段和工序的人员进场施工,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科学制定用餐时间表。采用分时取餐分时就餐的方式,条件允许的,在现场划出固定区域,按宿舍分区域组织工人就餐;条件不允许的,要安排专门人员打餐,统一组织回宿舍用餐,降低交叉传染风险。
严格限制人员外出就餐和食用流动商贩外卖餐品。
生活区远离施工现场的工程项目,组织租用专车接送劳务人员。确有困难的,必须佩戴口罩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最大程度减少本项目所有层面的会议数量。必须召开的会议,应最大程度利用视频、网络、电话等手段召开,减少人员的聚集,制定会议制度,加强对参会人员的登记。
(二)严密组织施工人员健康监测
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卫生员,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和防疫防护用品,建立人员健康台账,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督促劳务人员作业过程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协助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将相关情况报送属地社区(村)和区住房城乡(市)建设委。
实行“日报告”制度,项目部每日向社区(村)、区住房城乡(市)建设委报送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施工人员情况(包括项目总人数、劳务人员花名册、前一日新进场人员花名册等),实时掌握人员健康状况。
(三)精细做好现场卫生防疫
施工总承包企业重点加强对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食堂、厕所、盥洗区域、茶水间、洗浴房、宿舍等特定场所的防疫管理,每日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预防性消毒。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对生活垃圾、污染口罩等废弃物进行集中管理、分类存放、定时消毒,每日对垃圾及时清运处理。
(四)加强监督检查巡查力度
施工总承包企业应根据现场实际,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方案,施行“一工地一方案”,并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监理巡查范围。
市、区住建部门,不间断地对工地进行检查巡查,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督促整改。
四、防护知识怎么用?
强化防护意识。各施工项目要将防疫教育纳入人员入场和每日岗前教育,人人熟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防控指引(1.0版)》,在醒目位置张贴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等健康提示,不断强化劳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宣传防护技能。要利用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宣传手册、展板、横幅标语、长图、H5、动漫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防控指引(1.0版)》、《建设项目复工管理和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手册》、《感染肺炎临床表现以及与普通感冒比较》、《密切接触者符合哪些条件》、《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及时正确地洗手七步法》、《消毒的方法》等政策要求和防护知识,使劳务人员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