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史志年鉴 > 历史人文

北京外城墙建设始末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8日

  

  北京外城墙建设始末

  

北京城历史变迁图

  北京城历史变迁图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的陪都及金、元、明、清、民国(北洋政府)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历代都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地上的人主所居都选择方形,是历代都城建制的基本模式。那么明代嘉靖年间为什么又在城南修建了外城墙,破坏了“天圆地方”的规矩?我们所熟悉的凸字形北京城是如何形成的呢?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肆意暴掳之后从容而退,明军不敢出城迎战,只好关闭九门自保,史称“庚戌之变”。蒙古诸部多次在京畿肆意劫掠,常有边警,需要关闭九门防御。可是诸坛均在九门之外,经常因边警而延误祭祀。除此之外,又有前朝农民起义军趁皇帝出城祭天而伺机突袭劫架的“先例”。所以每次圣驾临坛祭祀,都要出动重兵布防,以确保真龙天子的绝对安全。其他诸坛尚且由大臣代祭,而天坛祭祀必须皇帝躬亲前往。

       在这种背景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世宗朱厚熜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在内城外面再修一圈方正的外城,该工程由严嵩负责。由于财力和技术问题,方案改为了“先筑南面”。按说若是为了防御“边寇”而增筑外城,理应先把边寇来经的北郊置于外城之中。由此可见,嘉靖增筑外城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自己祭坛时的人身安全,所以先保南郊,这样天坛、先农坛就安全地囊括在城垣内了。

       此时的大明朝国力渐衰,经常被蒙古骚扰,又用了严嵩做工程主管,结果建到广安门、广渠门的时候,实在是财力不济。于是只能再次更改方案,将外城墙与内城墙草草地连上收尾,形成了西便门和东便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全长28公里的外罗城建成,北京城“凸”字形的平面从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了五百多年。

  明代北京城略图

明代北京城略图明朝内城之中皇城占据了中心区,衙署、军营比比皆是,使商业活动难以展开。增筑的外城,对北京城区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有利于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清朝时,内城只准八旗官兵和家眷、从属居住,八旗各居在不同的区域,拱卫皇城;汉人官民均被迁往外城。内外城又有了别样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车辆激增,北京城墙阻碍交通不断凸显,拆城墙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58年3月,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对北京城墙现状的调查报告指出:外城城墙长约16000公尺。现状大部残破。初步统计倒塌或拆光的约占全长37%,砖已剥落,仅剩土墙的约占全长36%,一面砖剥落的约占全长24%,砖土尚存,但外形已极残破的约占全长的23%,其中约三十余处墙面闪裂。有若干处遇狂风暴雨或意外震动,可能坍塌……外城城墙已大部残缺有危险的部分应立即拆除。同年,一场拆城墙义务劳动过后,北京外城城墙消失了。而它的凸字形痕迹,被二环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

20世纪70年代,二环路开始建设。其北半环(东便门和西便门以北)道路位于原北京旧城内城城墙的位置上;南半环则是在旧城的外护城河外开辟的新路。而后又经历了东厢、西厢、南厢的建设和西北二环的改造工程,于1986年开始动工,1992年9月建成通车。至此,二环路建设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无红绿灯的城市快速路。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史志办公室整理)

  

  

【大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