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史志年鉴 > 编修指南 > 修志理论

地方志是历史文化永续利用的基础性载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文化的论述

信息来源:默认部门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2日

  

  作者: 段柄仁

   

     提要: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文化的论述,对地方志有很强的启发意义。由于地方志编纂具有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历史知识的聚集性以及使历史智慧得以保存和代代相传的继承性,地方志是历史文化永续利用的基础性载体,在历史文化永续利用中起的是基础作用、积聚作用和传承作用。并提出,地方志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体制机制上,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变化,承担新任务,解决新问题;要把地方志工作和自身的改革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当中,为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字:地方志 历史文化 载体

    习近平同志最近的一系列讲话中,有不少涉及历史文化,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他说“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并不是现在才形成的,早在地方工作的时候和到中央工作以后,都多次讲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央党校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同志“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并把学习党史国史,提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市考察工作时的讲话,特别是提出了让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把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与现代化建设相对应、相辉映。这次,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明确无误地指明,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必须重视两个“永续利用”,即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永续利用。这就对历史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作出了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判断,在理论上也是一个新的突破。怎么做到历史文化的永续利用?这和保护环境一样,是个大课题、大文章,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到地方志编纂在历史文化的永续利用中是个什么位置,应起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在认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觉得地方志是历史文化永续利用的基础性载体,在历史文化永续利用中起的是基础作用、积聚作用和传承作用。

    地方志编纂具有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它是全面、如实记载特定地域、行业、单位历史进程的资料性著述。志书的全面性、真实性、资料性,构成了一座独立的、发展的、权威的知识宝库,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生长发展的母体作用。人们的知识成果、文化产品,不少是以志书为依据、为启示生发出来的。

    地方志编纂具有历史知识的聚集性。它把特定时段和范围的各类有用知识汇聚起来,不仅为子孙后代保存了历史文脉、文化精华,为读者认识历史、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便于使用、查找的知识宝库,还产生了“1+1﹥2”的聚集作用。人们既可使用其中某一种资料,又可从全书资料的整合以及资料的前后关系中得到启示,激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创新性的物质和文化的各类产品。

    地方志编纂具有使历史智慧得以保存和代代相传的继承性。它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常青树。我国历朝历代,凡是有作为的当权者,都十分重视修志写史。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人类七大文明发展中,成为唯一的不曾中断的永续发展的文明,地方志编修立下了汗马功劳。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吸取历史经验,对志书编修做出了若干规定,其中明确要求20年一修。目前,首轮规划志书的编修,是从事物发端开始到1990年左右,已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第二轮修志也已进入收获期,连续编修志书,保障了历史文化的永续利用。在社会发展中,实体文物十分宝贵,我们应当珍视、应当千方百计加以保护,但保护只能延长它的寿命,不可能阻止其消亡。在实体文物的物质形态不断消亡中,如何使其精神形态流传下来?靠的是编修志书和史志。旧的实体文物的物质形态不断消亡和新的实体文物不断产生的过程就是历史。把这个鲜活的、生死交替的状态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修志。也就是说,志书的编修就是代代接续,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的过程。

    如何使地方志编纂在我国历史文化的永续利用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基础作用、积聚作用和传承作用?首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修志人要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记载史实的事业,也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无论记叙内容和记叙形式,还是编纂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突发猛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全覆盖、网上交流、网上购物等新技术正在迅速普及,向各个领域渗透。地方志编修如何适应这个大趋势?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重大任务。与此相应,在思想观念上应进一步开拓视野,跳出志书编修去认识志书编修,把修志工作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框架当中,纳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目标当中,充分地利用、获取国内外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料,在文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在中国文化事业各个工作领域的关联当中,来认识修志事业的性质、特点和重大意义。避免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一小块自留地上,产生井底之蛙、鼠目寸光、自我束缚、只在业内循环等现象。在体制、机制上,要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变化,承担新任务,解决新问题。深化各项体制机制的改革,诸如领导体制、编修体制以及资料收集存储、文化展示传承、志鉴宣传和应用等机制、体制和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修志的自觉性、积极性,提高志书的质量及修志的效率和效益。特别是改革和完善领导机制,克服修志工作常常摆不上领导工作日程、被边缘化的倾向。要适应新的形势,使编修队伍的组织配备更符合工作的需求。比如,第二轮修志中一些专业志编修,从行政部门转移到专业研究部门或行业协会、学会,已明显见到效果。又如,不少地方的第二轮修志组建的主编队伍,就没有延续首轮志书。首轮志书的主编多是以离退休的行政领导干部为主,第二轮修志而是以专家为主体。以修志专家为首,吸收了法律专家、统计专家、党史专家、行政管理专家等。在实际工作上,应大力拓展数字化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地情资料网,实现地方志资料的数字化;建设志书、年鉴的全文检索数据库,实现馆藏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构建网络办公平台,提高办公和资料收集整理的自动化水平;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建立资料网站,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等。要把地方志工作和自身的改革融入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当中,为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换句话说,就是进一步推动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读志用志,为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资料和信息。我们地方志编纂的过程,也是对一个地区、行业、单位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从涉及的范围和历史的跨度上,是一般性调查研究难以比拟的。其成果就是志书、年鉴和地情资料。虽然提供的不是对问题的判断和结论,也不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但它在忠实记述历史发展的实况中,对曾经有过的某些问题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做如实记述、展示,提供了人们对类似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的样本。对领导工作来说,这些样本无疑对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有着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编纂志书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向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提供有针对性的“样板”和信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这需求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修志工作者应十分关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以及改革开放对我们的需求。应当对这个大形势一目了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另一个是把地方志编修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形势紧密联系起来,在埋头撰写志书的同时,还要抬头环顾四周,使盯着志书的眼睛和盯着大形势的眼睛同时使用,这样才能找准服务的目标,提供准确的信息。这需要有适当的措施和积极的行动。比如,在修志过程当中,发现有助于推动某方面改革开放的资料应及时报送有关方面。我们不是经常讲“修用并举”吗?这就是边修边用。根据有关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改革开放当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地方志当中查找有用的资料,积极主动地“送货上门”。当然,这需要对我们地方志资料的掌握和研究有深入的了解。对地方志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某些方面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有根有据的真知灼见,形成报告或者文章,及时报送有关部门或发表于报刊,来推动改革开放。有些志书编修部门出一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简报,把有用的、新鲜的资料及时报送有关领导部门,起到了很好的资政作用。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关键期、深水区,需要群策群力加以推进。地方志部门一定要清楚,自己不是世外桃源,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这不仅是形势的需求也是地方志自身发展的需要。志书编修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反过来,只有通过使用才能检验志书的质量和修志的效果,也才能促进修志工作的不断进步,对历史文化永续利用作出更多的贡献。我们常说,修志工作是坐冷板凳的工作,也经常埋怨,在领导那里很难排上工作日程。这固然有修志工作是基础文化建设的原因。基础性工作一般都是投入大,产出慢,在短期难见效,在一些眼光短浅急于见到政绩的领导人那里,很难排上应有的位置。但更应注意的是,,我们自身的工作是否到家?如果地方志工作显示不出自己的作为,修志工作对当前形势变化的关注度和重大任务的参与度不足,是很难得到领导重视和社会支持的。有为才能有位。我们的“有为”不仅仅是面对子孙后代,也应对当前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这样下去,“冷板凳”肯定会逐渐热起来。

    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市时的讲话中还讲了“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修志工作者如何使这个“灵魂”更有活力、有光彩,使这张“金名片”的含金量更高、更耀眼?一定“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统历史文脉”,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有的态度。习近平同志还有一句话:“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这是说修史修志是历史文化永续利用的切入点和重要手段。这些话,应当作为我们修志工作的指导方针。

   

  (摘自《中国地方志》2014年第9期)

【大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