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科技之窗 > 工法管理

2014年度北京市工法通过评审项目公示(十二)

2014年度北京市工法通过评审项目公示(十二)

信息来源: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9日

项目名称

供水工程套管内穿管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郑晏文、侯俊、刘佳杰、孙海龙、王松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张国京(主任委员)、董佳节、陈英盈、李红专、郑立新

概述

该工法关键技术为:在工作坑内设置导轨并安装顶镐,借助顶镐的推力把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坑内,与此同时,紧随掘进机后面,将预制的管段顶入底层。管段顶进后,在混凝土套管底部对称安装两排托轮,将第一节钢管2/3放置到套管内并在钢管端底部焊装上预加工好的舵轮,两节钢管对接测量校正进行施焊,随后使用卷扬机将第二节钢管移动至第一节的起始位置,依此类推。最后钢管与套管之间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填实。

采用该工法施工,解决了PCCP管线穿越复杂地形时的征地、拆迁及沉降变形等难题,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工法应用于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二段工程、辽宁省重点输水工程(三段)管道建安工程四标工程。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在套管内安装托轮、舵轮等方法将工作管安装在套管内,工作管与套管之间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填充,解决了供水管道工作管与套管共同受力的问题。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泵站肘形进出水流道异形组合模架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张建、许伟、兰振辉、李雷、谭宝山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张国京(主任委员)、董佳节、陈英盈、李红专、郑立新

概述

该工法是根据泵站进出水流道的特点,结合流道内线型及表面形状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模板材质和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并采取合理的模板支撑措施保证模板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变形,使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泵站进水流道为肘型流道,其形状为异型曲线结构,现场木模板加工难度较大,且流道上覆混凝土厚度达1.4m,模板刚度不好保证,经过论证分析,决定选取定型钢模板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流道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泵站出水流道为虹吸式流道,渐变段由圆变方逐渐上升,形状相比进水流道相对简单,经论证分析,采用木模板可以满足流道各项指标,其成本相对较低。在模板安装时,为保证出水流道模板安装位置准确,在底板混凝土上预埋支撑钢筋,对模板的下部支架进行校准,并在下口设置抗滑支撑,最后在木流道模板外围设置抱箍形式的钢筋进行加固,使其稳定不发生偏移。

使用该工法对泵站进出水流道模板施工,保证了流道的内部空间几何尺寸,混凝土内部曲面弧线度及混凝土的密实度,优质完成设计及相关规范对流道的要求。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了资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法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施工第六标段泵站工程、北京市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施工第六标段泵站工程中应用成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异形组合模架,满足了流道线形、内部空间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错缝的要求,并提出了组合模架关键施工参数。其关键技术具有一定创新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平原水库大面积铺膜防渗体系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袁建旺、钟彩军、何琛、刘占杰、国岩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张国京(主任委员)、董佳节、陈英盈、李红专、郑立新

概述

复合土工膜是一种理想的防渗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渠道、堤防、平原水库等水利工程中。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大屯水库工程,围坝结构为复合土工膜防渗斜墙土坝,其库盘采用分层铺设两布一膜防渗,上、下层各铺设一层针刺无纺长丝土工布,设计规格均为200g/m2;中间PE膜厚0.5mm。共铺设PE土工膜501万m2、土工布1002万m2,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水平铺塑防渗的平原水库。由于其土工膜铺设面积大,地下水埋藏又较浅,水库蓄水前后及水位变化时对土工膜的顶托破坏必须考虑,因此形成复合土工膜防渗及膜上覆土压重、排气排水盲沟和逆止阀的组合防渗体系。

该工法在指导大面积库盘铺膜施工中,总结出一套对施工降水、膜下排水排气系统、铺膜、焊接、检测及覆土压重等工序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控制参数,保证了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采用排水排气盲沟、逆止阀及压重组合措施,有效解决了平原水库大面积土工膜铺设产生的胀气问题,填补了国内水库大面积施做防渗体系施工领域的空白。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混凝土模板止水咬合桩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袁勇军、姚志立、陈建国、邢海波、齐鸿涛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黄兆利、朱文键、张晓妮、韩振宇

概述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地下建筑埋深也随之加深。但个别地层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制约了地下建筑的施工。同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降水做法已经不适用现在基坑施工要求。对于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下建筑施工需要事先做好止水帷幕,将基坑外侧地下水拦截,再进行基坑内部水疏干、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对于砂砾石等高透水性地层,常规止水帷幕施工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止水效果。

为解决含水量大的高渗透性地层止水帷幕施工难题,该工法创造性采用混凝土模板止水咬合桩工艺,即通过预埋模板达到相邻混凝土桩间咬合作用以达到止水目的,其主要工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通过桩孔内预埋模板在素混凝土桩桩身内形成空腔,使得素混凝土桩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桩相互咬合,排列而成一个整体的墙体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

该工法成功应用于哈尔滨中关村松北商贸区A区二期4、5、6号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承德市皇家金龙广场基坑止水支护工程、冀东花园小区基坑支护止水工程中。该技术在保证基坑支护安全的同时,起到了良好的止水作用。该技术已于201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0 1 0535284.6)。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采用混凝土模板止水咬合桩专利技术,实现相邻桩体的咬合,解决了地下水位高的砂土、砂砾石等渗水性强地层的基坑支护截水、止水施工难题。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三面环绕文物建筑“凹”字形深基坑分区支护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曾力娟、周海亮、范国红、国涛、潘志敏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黄兆利、朱文键、张晓妮、韩振宇

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老城区改造越来越注重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在老城区施工基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地下空间周边环境复杂,受到周边已有文物建筑或既有建筑及道路、市政管线影响,基坑大多数呈不规则多边形。由于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空间效应,所以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基坑的阳角部位受力复杂且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现象、变形较大,这是基坑支护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平面为“凹”字形基坑,由两个连续的阳角构成,突出部位竖向三面临空,在基坑深度大时采用何种支护措施及施工方法能有效解决“凹”字形基坑变形问题,确保基坑顶部建筑物的安全,是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一项难题。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工程实践中针对三面环绕文物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开挖、支护与地下结构施工难题,组织技术攻关,采用的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形成技术成果《三面环绕文物建筑“凹”字形深基坑分区支护施工方法》,该项成果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号:201410469729.3。并总结形成了《三面环绕文物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施工工法》,已在多项工程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工法经国内科技查新,结果为“委托单位提出的三面环绕文物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施工技术在国内检索范围内未见特点完全相同的相关文献报道,未见相同国家级工法的报道”。

专家点评

该工法将“凹”字形或形状为多阳角的深基坑工程简化成矩形或“L”形基坑,采用护坡桩与预应力锚杆支护和钢支撑复合支护技术,进行分区、分阶段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减少了对相邻文物保护建筑的影响。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超大直径挖孔爆破嵌岩端承桩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薛刚、周予启、任耀辉、刘卫未、刘芳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黄兆利、朱文键、张晓妮、韩振宇

概述

广州、深圳近年来5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超高层建筑基础形式多采用超大直径嵌岩端承工程桩结合钢筋混凝土厚筏基础。超大直径工程桩施工的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施工工艺上需不断的探索与突破。传统的泥浆护壁循环钻机、旋挖钻机等设备的水下灌注桩均不能满足超大直径工程桩桩径的要求以及强、中、微风化的粗粒花岗岩地区桩基嵌入岩层后的成孔。

该工法采用“超前加劲注浆钢管护壁”对超大直径桩开挖前进行土体预加固,利用人工挖孔分层开挖随开挖随施工钢筋混凝土护壁解决无机械可施工超大直径工程桩问题,进入中风化、微风化岩层区段采取分断面分层爆破开挖至桩底标高,“从下至上、从外至内”完成桩基钢筋绑扎。采用多点同时串筒人工振捣的方式,随浇筑随提升的方式完成桩基混凝土施工。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超前加劲注浆钢管对桩周土体进行预加固,中、微风化岩层采取分断面分层爆破开挖,桩基钢筋井下原位绑扎,多点同时浇筑完成桩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组合技术,解决了超大直径桩(桩径8m,单桩承载力80万KN)施工难题。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浆囊袋注浆锚杆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章亮亮、郑华锋、熊壮、付裕、余恒杰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黄兆利、朱文键、张晓妮、韩振宇

概述

在基坑围护形式中,对大型的基坑工程,往往采用内支撑围护结构,但由于支撑体系过长造成刚度较小,围护结构变形偏大,且造价较高。而采用拉锚式围护结构相对于大面积基坑来说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软土地基中,效果较差。浆囊袋注浆锚杆作为一种新型的锚杆施工方法,通过加浆囊袋和扩孔注浆施工工艺,实现了注浆的可控性,特别适合于在软土地基中使用。

该施工工法关键技术“浆囊袋注浆锚杆技术”,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上,形成鉴定意见“应用浆囊袋注浆锚杆技术,使软土地层中的注浆锚杆具有较高抗拔力、施工工艺简便、施工质量易控制。相关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 “浆囊袋注浆锚杆”专利技术,进行加浆囊袋注浆扩孔施工,提高了锚杆的抗拔力。其关键技术具有一定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核电厂主设备保温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黄澎涛、王礼涛、马祥、杨琼凤、淡亚新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CPR1000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核电堆型,是一个先进、成熟、安全、经济的可自主建设的“二代加”主力堆型。而核电站建设中尤其是核岛主设备保温工艺是减少设备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降低机组能耗,减小温度变化,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核岛主设备保温工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主设备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保温施工过程中,面临材料种类多、保温形式多样、作业风险高等不利因素,通过以往及在建核电主设备保温施工过程的不断摸索和技术改进,成功有效的解决了保温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难题,顺利完工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法立足于实践,同时结合多座核电主设备保温施工经验而编制,以达到后续核岛主设备保温施工更趋高效化、节约化、标准化的目标。

专家点评

该工法运用3D建模,预制各种复杂设备的保温固定支架,分段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工效。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建筑结构重型预埋件安装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徐小洋、段必海、刘兴军、王伟、郑文涛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埋件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规埋件安装方式为直接焊接在梁钢筋上或固定于模板上,而对于要承受超重荷载或其它高精度要求的埋件,一般的安装方式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因此导致受力偏移而对结构产生影响。当前埋件施工方法存在主要问题为:埋件支架基础不牢固 ;埋件支架承载力不足; 埋件支架对外界振动过于敏感;振动棒直接碰撞埋件等。该工法采用的埋件单独支撑方式是以往埋件埋设方法中未曾涉及的,通过这种技术方法能满足超重埋件的高精度要求,能确保埋件受力支撑点牢固,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确保埋件支撑架满足自重的各类荷载要求;提高埋件的抗振动性能。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支架单独支持埋件的方法,确保埋件受力支撑点牢固,提高埋件的精度和抗振动性能。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倒挂钢结构高空安装工法

编制单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杨国富、韩友强、马玉英、邓红春、司洋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近年来,在建筑领域不断涌现出结构形式复杂,造型新颖的建筑工程,其中的设计亮点和精髓,往往施工难度较大,如何精确的实现设计意图便成为施工组织的重点,一套严密、安全、质量可靠、适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

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工程东树塔钢结构设计造型极其复杂,钢结构采用上层吊柱倒挂下层构件的方式,从顶层向下逐层收缩,该处结构在剖面上呈树冠型状,因此与核心筒合称为树塔,为工程设计的亮点及核心。树塔涉及钢结构、劲性结构、核心筒、挑梁、挑板多种结构形式,包含了劲性钢柱的精确安装、桁架的吊装、拼装,钢梁的吊装及大量的钢结构吊柱安装,钢结构和土建结构施工穿插施工,工程工期要求紧,安装精度质量要求高,其施工过程繁琐,施工难度较大。在树塔倒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为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工期制约的问题,通过对以往类似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工期、可靠性的对比论证,制定了复杂倒挂钢结构高空安装的施工方案,成功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形成该工法。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深化设计,优化了树冠结构施工工艺,采用桁架与劲性钢柱刚性牛腿连接施工技术,保证了高空树冠钢结构安装质量。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反力板加载孔单元式安装工法

编制单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杨发兵、韩友强、宋作友、韩宗友、李静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工程结构实验室中,反力板是进行大型构件力学试验的重要设施。预埋于反力板混凝土中的加载孔,定位精度要求高,误差控制严格。对加载孔安装质量进行控制,将是保证反力板施工质量的关键。

该工法应用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试验楼工程,利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模拟论证,设计加载孔专用组装平台,定制工厂化加工,用于加载孔的安装。减少了加载孔的安装误差,保证了加载孔的施工质量。





专家点评

该工法利用BIM技术设计了加载孔专用组装平台,采用加载孔单元体组装整体吊装就位的工艺,提高了加载孔定位精度。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钢屋架下挂结构随屋架整体提升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段必海、梁志毅、徐小洋、刘兴军、王伟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出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屋架下部会设置吊挂在屋架上的吊挂结构。如采用常规的先提升屋架,然后再搭设脚手架安装吊挂结构的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会产生很多费用,浪费材料。该工法采用将屋架先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安装下部吊挂结构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此问题。

在地面整个屋架安装完成,同时安装提升器的上吊点和下吊点及其加固杆件,全部拼装完成后,开始第一次提升。第一次提升按照先逐级加载试提升然后进行姿态调整,静停12小时后继续提升至适当标高,提升器停止运行,将提升器锁死,并安装空中悬停临时固定装置。全部完成后,开始在悬停在空中的屋架下方采用龙门架安装吊挂层,吊挂层全部完成后,拆除屋架的空中悬停临时固定装置,将提升器锁死装置拆除,进行第二次提升。第二次提升按照先逐级加载试提升然后进行姿态调整,静停12小时后继续提升直至设计标高。将各对接点焊接完成后即可拆除提升器,完成整个提升过程。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在钢屋架整体提升过程中,中间悬停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安装钢屋架下挂结构并整体提升至设计标高。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压水堆核电厂波动管安装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王瑞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该工法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波动管的安装及水压试验。其它工程设备与之类似,安装施工可参考本工法。

通过实测主管道一环热段波动管接口与稳压器底部波动管接口的坐标,放出理论和实际两条轴线,使用组对工装调整波动管空间曲线位置,通过模拟组对波动管,将每段波动管的加工余量实测,使用波动管专用坡口机加工出管段的坡口,现场利用管段的焊接调整波动管空间曲线位置,从而使得波动管顺利对接至主管道一环热段与稳压器底部波动管接口处。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组对工装,坐标定位、整体打压等工艺,提高了波动管组对精度和施工效率。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压水堆核电厂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郭彦辉、冯英超、王海东、张伟栋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任俊和(主任委员)、杨国康、曹旭明、赵刚、吕莉

概述

该工法描述了压水堆核电站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的施工工艺。详细介绍了主管道安装的施工逻辑,自动焊焊口的填充顺序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方法,并针对自动焊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也进行了描述。此工法为后续压水堆核电站的主管道自动焊提供借鉴和参考。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激光空间测量技术和窄间隙自动焊接方法,降低了焊材消耗,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大跨度变曲率薄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张谦、韩立江、马泽琛、季鹏、范贵元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孟昭桐、梅晓丽、杨军、周桂云

概述

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建筑外形设计越来越复杂,对于大跨度、形体复杂的空间结构,与之相配套的施工技术、工艺还很不完善、成熟。该工法应用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号生产研发楼等八项工程,其南侧正门为钢筋混凝土大跨度多曲率薄壳结构,跨度42m,壳顶标高为4.450m,壳体曲率近似鸡蛋壳,无规律可循,成功地完成了大跨度多曲率薄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今后同类型建筑施工提供了可供借鉴、应用的宝贵经验。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BIM技术三维建模,测量网络控制定位,定制变曲率玻璃钢模板,薄壳结构混凝土施工等综合技术,保证了大跨度变曲率薄壳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大跨度钢支撑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李军、徐烨、孙玉霞、赵淑容、孟铁兵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孟昭桐、梅晓丽、杨军、周桂云

概述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和高度的增加,基础埋深也随着增加,使有些地下室埋深达20m以上,对基坑开挖技术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且周围可能有已经修建的地面建筑、地下建筑,所以基坑支护不仅要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安全。同时,为了适应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还要考虑提高土方挖运的机械化程度、缩短土方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该工法应用于成都西部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形成了一套应用大跨度钢支撑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组合钢管支撑解决了临近地铁大跨度基坑的支护难题。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逆作法施工中格构柱精准定位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张敬芝、刘军、刘驰、朱佐亮、王远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孟昭桐、梅晓丽、杨军、周桂云

概述

该工法适用于当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时,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的梁板和逆作阶段需向上施工的上部结构竖向荷载均需由竖向支撑体系承担,其作用相当于主体结构使用阶段地下室的结构柱,即在基坑逆作开挖实施阶段,承受已浇筑的主体结构自重和施工超载等荷载;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逆作阶段结束之后,与底板连接成整体,作为地下室结构的一部分,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该工程采用角钢拼接而成的格构柱插入桩基础的形式作为竖向支撑系统,桩基础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将钢格构柱设置在地下室的结构柱位置,将钢格构柱浇筑外包混凝土,与钢格构柱一起形成永久性的组合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工艺与桩基础施工同时进行,避免了前期的地下室施工阶段,大大的减少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下桩定位桁架将角钢拼接而成的格构柱插入桩基础的工艺,大大提升了逆作法施工中格构柱的安装精度。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EPR核电站蜗壳大型悬浮壳体模板加固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张志明、李政、关正文、夏芬、李均雄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孟昭桐、梅晓丽、杨军、周桂云

概述

蜗壳属于大型悬浮壳体结构和大体积异型取水构筑物,是核电站施工中难度最大的施工部位之一。台山核电厂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三个采用欧洲EPR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整个CRF泵循环水系统由法国ALSTOM公司进行工艺设计。蜗壳直接与CRF泵相连,CRF泵是核电站冷却水系统的核心设备,必须确保泵轴线的精确定位才能不影响泵机的安装和运行;由于此处水流速度高、承受水头压力大,因此对结构的流线尺寸控制及质量要求极高。蜗壳的形状是以渐变截面螺旋状旋转,逐渐张开,到出水口时流道逐渐变圆,形状似蜗牛。台山EPR核电站蜗壳模板整体悬浮于筏基中,拼装、加固难度大,精度要求极高,随着不同部位离蜗壳中心点的距离变化,各检查点尺寸允许偏差为4~16mm不等。

使用该工法不仅将蜗壳各个检查点的精度均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混凝土浇筑质量更是达到了内实外光的效果。经查新,未见与本工法特点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查新报告编号:JS2013-034i)。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整体可调节的门字架、撑拉结合的抗浮加固体系,解决了核电站蜗壳大型悬浮壳体模板的抗浮问题。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超高层异形施工升降平台斜向爬升工法

编制单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李新宇、徐烨、孙玉霞、赵淑容、郭涛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孟昭桐、梅晓丽、杨军、周桂云

概述

随着城市面貌的改善,涌现了一大批别具匠心的超高层新建筑,尤其大量的异形结构。规则的超高层建筑采用施工升降平台逐渐代替传统的型钢悬挑外架防护,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异形超高层建筑也初步尝试采用施工升降平台。

该工法应用于西部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根据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施工施工升降平台和采取相关针对性技术措施,使该项超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斜向爬升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经实践证明该技术操作方便、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导座附梁处根据楼层变化角度做相应变换的方法,实现升降平台斜向爬升,解决了超高层异形结构操作平台竖向爬升的施工难题。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赖文桢、何世鸣、齐鸿涛、邢海波、李江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黄兆利、朱文键、张晓妮、韩振宇

概述

为更好地发挥抗拔桩的效果,特别是防止桩身混凝土的破坏和提高桩侧摩阻力,有人提出了在抗拔桩上施加预应力的想法。目前的预应力抗拔桩普遍是通过桩底的反力盘来施加预应力,桩体预应力体系由无粘结钢绞线、反力盘和锚具组成。但该方法普遍需利用泥浆护壁成孔,且桩底关键部分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即使采用了后压浆也不理想。为此在工程应用实践中提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抗拔(浮)桩——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能够克服抗拔桩桩身混凝土受拉,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弊病,同时避免泥浆污染及带来的诸多不便,实现了高效、优质、经济、文明施工。该方法已由北京建材地质工程公司编制企业标准《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施工技术规程》(QB2010-01)。

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是针对目前国内外普通钢筋混凝土抗拔抗浮桩及预应力抗拔抗浮桩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全新的桩基形式。已经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B1-1#商业服务楼2#地下车库工程、北京市果品仓储用房及配送中心抗浮桩工程、北京大学留学生公寓 1~5#楼抗浮桩工程、北京北小营商务综合楼酒店公寓裙房抗拔抗浮桩工程及上海惠南镇东城区C6-1地块(1-16#楼、门卫1、门卫2、垃圾收集站、地下车库)等工程中应用。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其施工方法的专利技术,提高了抗拔承载力。该工法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长螺旋旋喷搅拌桩帷幕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袁勇军、何世鸣、邢海波、王朋、李江

评审时间

2014.12.25

评审专家

李久林(主任委员)、黄兆利、朱文键、张晓妮、韩振宇

概述

该工法采用长螺旋旋喷搅拌水泥土桩施工方法,结合了长螺旋钻机、搅拌钻机和高压旋喷钻机的优点,克服了既有技术的局限性,解决了硬土地层帷幕施工的国内外难题。并达到了迅速推广应用。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一项(长螺旋旋喷搅拌帷幕桩的施工工艺,ZL2010 1 0238461.4),实用新型专利三项(长螺旋旋喷搅桩复合钻具,ZL2008 2 0108775.0;长螺旋搅拌定喷异型水泥帷幕桩及其施工用钻具,ZL2009 2 0109784.6;长螺旋旋定喷搅拌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ZL2010 2 0529773.6)。并经国内外500数据库查新,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该工法已经应用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神华康城项目C-4地块57#、58#、60#、61#、64#、65#、70#、71#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二标段)、北京地铁7号线百子湾明挖车站帷幕、北京大学留学生公寓楼基坑工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大楼基坑工程、农业银行北方数据中心基坑支护帷幕土方抗浮桩工程等数十项基坑工程,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在北京地区已成为先进、成熟、稳定施工方法。已由北京建材地质工程公司编制了企业标准《长螺旋旋喷搅拌水泥土帷幕桩技术规程》(QB201201)。经济效益明显,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专利技术长螺旋旋喷搅拌帷幕桩的施工工艺,解决了硬土地层帷幕施工的难题。该工法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大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