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建设 > 科技之窗 > 工法管理

2014年度北京市工法通过评审项目公示(九)

2014年度北京市工法通过评审项目公示(九)

信息来源: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7日

项目名称

变曲率三角立体空间网状桁架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李胜松、王洪、王涛、王东磊、王正超

评审时间

2014.12.22

评审专家

倪金华(主任委员)、杨秉钧、侯本才、费恺、周桂云

概述

望京SOHO中心T1工程屋顶为空中变曲率桁架结构,采用管桁架结构体系,主体钢结构由横向桁架、纵向桁架以及环桁架组合而成空间结构体系。横桁架、纵横架以及环桁架截面形式均为三角形立体桁架。我单位经过多次试验论证,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变曲率结构分解,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将无法直接施工的设计曲率转化为可以在施工中人为操作的微小直线段,由组装单元桁架到整品桁架,在通过空间坐标体系控制安装,最终高精度完成空间三角桁架网状结构施工,同时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变曲率三角形立体空间网状桁架施工工法。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BIM三维空间建模深化、采用高空组拼技术进行安装施工、全站仪及GPS精确定位等辅助措施。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清水砼挂板与玻璃幕墙交叉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熊伟、冯新军、孙平雷

评审时间

2014.12.22

评审专家

倪金华(主任委员)、杨秉钧、侯本才、费恺、周桂云

概述

本工法全面的阐述了清水砼挂板与玻璃幕墙交叉施工的全过程,详细地说明了施工时的材料及机具要求,指出了施工质量、安全及环保控制要点。最后综合分析了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下面就本工法的核心技术操作要点概括说明如下:

交叉施工工艺关键技术:

1、玻璃幕墙在清水砼挂板上方的位置:此处幕墙龙骨先安装,清水砼挂板再安装,挂板安装完成后幕墙单位再安装玻璃。

2、玻璃幕墙在清水砼挂板下方的位置:此处先安装清水砼挂板,然后再进行玻璃幕墙的安装。

通过对清水砼挂板及玻璃幕墙各自工艺的控制,以及严格、合理的安排清水砼挂板与玻璃幕墙之间的交叉施工工序,使两种不同面材的衔接显得自然而不留痕迹。

专家点评

该工法通过对清水砼挂板及玻璃幕墙交叉施工节点的优化,合理安排清水砼挂板与玻璃幕墙之间的施工顺序,使两种不同面材的衔接显得自然而不留痕迹。其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土石混填高填方易塌孔地区桩基干孔钻孔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主要编制人

张荣彬、王峰原、张井恒、张立业、霍赛英

评审时间

2014.12.22

评审专家

梁志新(主任委员)、康宇、王莹、贺美德、李文华

概述

在土石混填高填方区,桩基钻孔施工极易出现塌孔,造成无法继续钻进、不能成孔现象。本工法在桩基钻进过程中遇到塌孔时,撤出钻机,在塌孔内填入低标号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重新钻孔,填入混凝土处形成稳定护壁,有效防止再次塌孔。保证了桩基成孔质量。

土石混填高填方易塌孔地区桩基干孔钻孔施工方法成功运用于重庆王家沟大桥工程桩基施工、重庆龙湾森林公园地下车库工程桩基施工。此方法操作简便、投入经济。有效的保证了桩基的施工成孔质量。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低强度混凝土对塌孔处进行回填,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形成稳固混凝土护壁后,可继续钻进,解决了土石混填高填方地区桩基成孔难题。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名称

转体桥合拢段吊模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冯永起、鹿红雷、李玉川、张建立、滑雪涛

评审时间

2014.12.22

评审专家

梁志新(主任委员)、康宇、王莹、贺美德、李文华

概述

桥梁合拢施工的常规方法为支架现浇法,但合拢段位于既有铁路上方时,采用支架法则受制约因素多、施工风险大、对铁路运输影响大。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上跨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确保既有线的运营安全,通过优化方案利用移动吊模进行桥梁合拢施工。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小半径T型刚构转体箱梁合拢施工上跨丰沙铁路,合拢段采用吊模法施工,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形成工法。

同时,施工中还研制出了“转体桥合拢用可移动吊模设备及合拢段施工方法”,目前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受理号为201310375883.X。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自主研发的“转体桥合拢用可移动吊模设备及合拢段施工方法”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跨既有线路合拢段施工空间受限的难题,可减少对铁路、公路、航道运输的影响。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名称

钢混结合梁翼缘板混凝土吊架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

鹿红雷、冯永起、李玉川、孙磊、王非

评审时间

2014.12.22

评审专家

梁志新(主任委员)、康宇、王莹、贺美德、李文华

概述

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跨路施工采用钢混结合梁屡见不鲜。目前常用的顶板施工方法是采用支架法形成顶板承重体系。支架法施工时对道路的交通影响较大,施工安全难以保证,并且支架法施工安装及拆除支架周期较长,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1合同段采取了创新的钢混结合梁顶板混凝土无支架施工方案,减小了跨路施工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确保了五环路行车安全。施工中成功探索了钢混结合梁顶板混凝土无支架施工方法,形成了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和行车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总结形成本工法。

本工法中研制的“钢混结合箱梁混凝土翼板模板”和“钢混结合箱梁混凝土翼板模板及施工方法”申请了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ZL 2013 2 0463714.7,发明型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号201310328543.1。

专家点评

该工法采用自主研发的“钢混结合箱梁混凝土翼板模板及施工方法”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跨既有线路钢混结合梁翼缘板混凝土施工的难题,减小了跨路施工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其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大 小】 打印】 【关闭